2001年9月11日,近20名劫机者以客机为武器,将纽约世贸双子塔与华盛顿五角大楼化作炼狱。
在这场袭击中,共有近三千人失去了生命,包括一些因为惊吓而跳楼身亡的人。
由于当时楼内温度过高,不少人选择了跳楼。
而这次事件,不仅重塑了全球的反恐格局,更给人提出了一个疑问:恐怖分子的目光为何总是锁定美国?
阿拉伯世界的怒火何以演变为你死我活的恐袭?“9•11”事件,到底和美国政府有没有关系?
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揭秘。
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恩怨,开始于二战之后。
为了将老霸主英国的势力彻底赶出大陆,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联手,将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——中东地区给瓜分了。
美国在这里,通过扶持沙特、以色列等亲美政权,以及将美元与石油绑定,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东的自然资源。
1973年,全球爆发了石油危机,美军更是强势军事干预,用多个军事基地掌控了阿拉伯半岛。
(石油危机期间,加油站缺少燃油)
在这期间,美苏两国的矛盾逐渐升级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美国人干出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:扶持恐怖主义,扶持那些宗教极端主义者,让他们去对抗苏联。
本·拉登出生于沙特的显赫家族,父亲是当地的建筑业商人。
因此,他自幼便接受到了严格的传统伊斯兰教育,思想激进而又顽固。
1979年,苏联开始入侵阿富汗。美国人立刻通过秘密渠道,向阿富汗的抵抗力量提供武器和资金,其总价值超过30亿美元。
而本·拉登,也在此时以“圣战志愿者”身份加入抵抗阵营,并自费组建了一个叫“服务局”的组织,专门负责招募阿拉伯青年参战、修建战地医院和道路等工作。
此时的他,被美国视为“可以合作的自由战士”。所以,他们不但给本·拉登提供了大量武器,还帮忙训练他的人。
然而,他们的合作很快就出现了裂痕。
本·拉登的终极目标,是建立一个传统的伊斯兰哈里发国家,恢复阿拉伯半岛的宗教统治;而美国,则仅仅视本·拉登为冷战工具,不给他提供政治支持。
逐渐地,本·拉登对西方世俗的价值观开始有所敌视。他还曾公开批评美国,正在用金钱腐蚀圣战者灵魂。
本·拉登录制向美国宣战的视频
在这种情况下,本·拉登于1988年正式成立了“基地组织”。
他的行动的宗旨,也不再仅限于对抗苏联,而是转向为全球性的伊斯兰革命和“圣战”。
从这一刻开始,他就与美国正式分手。不过,让他们反目成仇的,却是另一件事。
1990年,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。
随即,美国就以此为由,以“世界警察”的姿态,发动了海湾战争。
通过这场战争,美军对中东的控制进一步加剧,并且开始在沙特长期驻军。
而沙特作为阿拉伯盟主,一直是麦加和麦地那这两大圣地的守护者。
美军的进驻,可以被视为对圣地的亵渎。
本·拉登忍不了这些,于是便向沙特王室提议赶走美军,由阿拉伯联军来守护半岛,但却没人听他的。
而且,在海湾战争之后,美国在中东军事存在还变味了。他们通过制裁伊拉克和偏袒以色列等手段,继续强化自己在阿拉伯半岛的控制力。
接着,美国就在中东推行“大中东民主计划”,搞得当地人心离散,军阀林立。
本·拉登对此忍无可忍,于是在1996年,他发布了一份《圣战宣言》,并在其中表示:“美军在沙特土地上部署飞机,用来轰炸伊拉克兄弟,这是对真主的背叛!”同时他还表示,应该将“驱逐美军”列为全球穆斯林义务。
随着这个宣言的发布,本·拉登完成从“地域性圣战者”到“全球反美领袖”的转型。
很快,他便来到苏丹,建立起了严密而跨越国际的恐怖主义网络,将枪口对准了美国。
1998年,“基地”组织策划了一起使馆爆炸案,致使二百余人丧生、数千人受伤,恶果惨然。
本·拉登在袭击后宣称:“这是对美军亵渎圣地的报复!”然而,美国情报系统,对本·拉登的行动能力存在严重误判,认为他缺乏威胁美国本土的能力,所以并未及时打击他。
而这个误判,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。
2001年9月11日,那场噩梦在上午发生了。
当天8点46分,美航11号航班撞击了世贸大楼北塔;9点03分,联航175号航班撕裂了世贸大楼南塔;9点37分,美航77号航班撞击五角大楼;10点03分,联航93号航班坠毁在了宾夕法尼亚州。
美国在这一天的损失,甚至要超过当年日本袭击珍珠港。
这件事之后,一些媒体便披露了劫机者的遗书。
其中大量引用了《古兰经》的经文,将此次行为称作是一场“殉教行动”。
结果,这激发了全球极端分子的效仿,一股恐怖主义狂潮开始愈演愈烈。直到此时,美国情报机构才后知后觉,慌忙将本·拉登列为了通缉对象。
为了亡羊补牢,美国在不久之后,发动了阿富汗战争。
虽然美军以强大的军事实力,迅速摧毁了塔利班和“基地”组织的上层建筑,但是阿富汗的大山,却让他们尝到了“帝国坟场”的厉害。
甚至在2011年,本·拉登本人被击毙后,阿富汗的情况仍不让人乐观。
于是,2021年,美国乱哄哄地撤出了阿富汗,宣告了这场反恐战争的彻底失败。
不久之后,塔利班回来了,重新控制了阿富汗,一切又回到了原点。
美国与本·拉登的分分合合,表面上看是宗教和地区统治权的冲突。
从宗教上说,西方宗教和伊斯兰教虽然源出同门,但毕竟都是没什么包容性的一神教,自古以来就冲突不断。
如今的恐怖主义,在一定程度上是宗教冲突的现代衍生。
而另一方面,对资源的争夺,也是他们冲突的核心。
美国对石油异常渴望,所以在得到中东的部分控制权后,便开始拉帮结派,巧取豪夺。
他们先是用经济手段,拿下了沙特和科威特这两个最富有的国家;接着又用战争方式,拿下了利比亚和伊拉克。
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和能源部门,都在这中间发了大财。
而这些财富,本应该是属于阿拉伯人的。
本·拉登作为最为激进的阿拉伯主义者,自然不会坐视不理。他和美国人的冲突,甚至是仇视,也就变得顺理成章。
然而,随着人们对“9•11”事件的不断研究,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疑点,也纷纷浮出水面。
比如说媒体披露,早在事件发生的一个月前,美国的情报部门就已经接到了相关示警,但小布什政府却选择了隐瞒,因此错失了阻止恐袭的最后机会。
而这种漠视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?谁也说不清。
同时,现场的一些细节,也让人们疑窦丛生。
比如说,袭击五角大楼的那架飞机,曾经作出了高难度的飞行动作。
这种情况,与美国人所说的“恐怖分子仅有几小时的飞行水平”,显然是有些对不上;
另外,世贸双塔的倒塌,是“自由落体式坍塌”,很像定向爆破;
后来更有人表示,世贸中心的经营者是小布什的弟弟,布什家族在这次灾难之后,拿到了巨额的保险赔偿金。
所以“911事件”,很可能是个一箭双雕的阴谋。
但不管怎么说,“9•11”事件带给世界的影响力,都可以说是巨大的。
这次事件折射出了霸权主义的狠毒,和宗教极端主义者的癫狂。
当世贸废墟化作废墟、当本·拉登葬身于地道的时候,人们会发现,恐怖主义与反恐之间的战争不仅没有平息,反而还加剧了。
事实证明,唯有超越“复仇者叙事”,直面资源、地缘与文明的深层矛盾,方能避免人类再度坠入恩怨仇杀的深渊中。
参考资料:
1.从击毙本·拉登到撤离阿富汗 美国政府为何对这些谜团仍然讳莫如深——中国青年网2021-05-03 07:05
2.911事件现场独特视角画面曝光:镜头前一度漆黑一片,街头犹如世界末日——海外网2022-09-12 17:32